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1
2
bxss.me
3
/etc/shells
4
search
5
@诉说趣闻
6
@纽约时间
7
http:bxss.me/
8
../1
9
\\bxss.me
10
http:bxss.me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1
2
bxss.me
3
/etc/shells
4
search
5
@诉说趣闻
6
@纽约时间
7
http:bxss.me/
8
../1
9
\\bxss.me
10
http:bxss.me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震撼!上海开放Google、Meta等国际平台,中国数字化迈出历史性一步!
战争烈度再升级,特朗普加征10%对华关税
特朗普称计划对中国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外交部回应
二姐李思林早知道李玟有轻生的念头,居然没一点防备措施!
61岁上海大爷相亲:年轻貌美,婚后AA,不能吃太多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英国新冠死亡人数升至欧洲第一!谁来为“群体免疫”的结果买单?
Original
无争
腾讯医典
2024-10-22
截至5月10日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400万例,英国新冠肺炎总死亡人数超三万人,已经悄然超越意大利,成了欧洲第一,在世界范围也仅次于美国,甚至死亡率还远高于美国。
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、直接促成英国封锁政策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家尼尔·弗格森教授周二在承认“判断失误”之后辞去了新冠疫情政府顾问一职。
(英国死于新冠病毒肺炎的人数目前在欧洲最高,全球仅次于美国。来源:中国日报微博)
事实上,相比于美国以商业保险筹资为主、相对支离破碎的公共医疗体系,英国有着引以为傲的国民健康服务系统(NHS),向全民提供公费医疗;相比欧洲很多国家,英国在公共卫生、健康医疗等研究方面也处于领先水平。
可是,为什么英国还是会出现
死亡人数、死亡率双高
的现象?相对德国等抗疫表现优秀的国家,英国在防疫上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?
首先,确实有一些客观的不利因素存在。比如,
英国实在是太挤了。
英国的总人口数量接近6800万,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和德国,但国土面积排到10名开外。
所以从人口密度上,除去一些袖珍国家外,英国仅次于荷兰和比利时,而后两者新冠死亡人数相对于总人口的比例也接近英国,甚至比利时还要更高(仅1100万多一点人口,已有超过8000人死于新冠)。
(英国英格兰地区新冠死亡病例分布。从北到南三个主要密集区为西北城市带(包括曼切斯特、利物浦、利兹和谢菲尔德等)、伯明翰、伦敦。来源:Lincolnshire Live)
相比低地平原为主的比利时和荷兰,英国的苏格兰和威尔士多山,结果就是:
超过5500万人挤在只占国土面积53%的英格兰。
而首都伦敦,仅仅1569平方公里,住了900万人口(武汉总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100多万)。
在意大利,一半新冠死亡发生在只占总人口1/6、但人口稠密的伦巴第大区。而
英格兰实际就是一个大号的伦巴第。
再加上英国教育、金融等服务业发达程度超过欧洲其他国家,伦敦还是欧洲交通枢纽(比如伦敦希思罗机场是欧洲最繁忙的机场,伦敦盖德威克机场也能排到欧洲前十),人口流动性极高。
以上这些,都为新冠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,伦敦也自然成了英国疫情的震中。
最近,英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反复强调,不同国家统计方法差异很大,国与国之间的数据可比性不强。虽然是在找借口推卸责任,但也有一些道理。
(一名工人在英国剑桥的皇家帕普沃斯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擦洗走廊。作者:彭博社,尼尔·霍尔)
很长时间以来,英国病毒核酸检测的对象只局限于收治入院的病人。
NHS要求病人自出现疑似新冠症状起,先在家自我隔离7天,病情未缓解,才考虑收治入院。实际上就漏检了感染后自我康复的病人,还有少数未来得及入院就死亡的情况。
这样一来,
新冠总感染人数会被严重低估,因为大多数人感染后只会出现轻微症状,甚至无症状,只有10%
~
20%需要入院治疗
。但另一方面,算感染死亡率的话,总感染人数是分母,分母低估了,死亡率就肯定被高估。
其他国家而言,意大利也只对入院病人进行病毒检测,而德国检测的范围
则
要宽得多。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差异巨大的感染死亡率(英国、意大利14%~15%,德国4%)。
相对而言,绝对死亡数字要准确得多,但各国间的统计也存在差异。比如,意大利公布的死亡数字一直只包括医院死亡病例,法、德等国的数字还包括社区,英国4月底开始也加了社区死亡数字。
此外,对死亡原因的认定,各国也不尽相同。
比如,比利时将任何医生怀疑为新冠的死亡病例都算作新冠死亡,而德国只将已经检测为阳性的社区死亡病例计入其中。
然而,虽然英国政府拿统计方法搪塞,但面对3万多失去生命的国民,去争辩与意大利谁更烂又有什么意义?
(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·拉布,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解释死亡人数上升原因。来源:Sky News)
英国自己还在扭扭捏捏地不愿承认错误,其他国家的媒体已开始帮英国盘点了。比如澳大利亚的《悉尼先驱报》总结英国有四大失败:
防护装备短缺,封锁决策缓慢,病毒检测规模跟不上,以及对养老院保护不足。
德国《焦点》杂志把英国形容是“欧洲的问题儿童”,认为英国政府在处理防疫中表现得“既疏忽又傲慢”。先是约翰逊首相带头到处与人握手,后又对世界卫生组织大规模病毒检测的建议置若罔闻,认为这只适合发展中国家。
美国《纽约客》杂志指出,在3月中旬,英国政府出现了政策导向混乱。先是早早宣布放弃在人群中大规模检测病毒,再由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提出群体免疫的概念,似乎不准备采取更强硬的措施。然而,当有专家警告这样可能造成50万人死亡时,政府又匆匆忙忙宣布关闭学校、餐馆、酒吧等公共场所,禁止非必要原因出门。
3月中下旬,伦敦市长决定减少公共交通班次,结果却导致部分线路人满为患,因为不少人仍然还在工作,最后市长又不得不增加班次。
就在英国政府部门首鼠两端、犹犹豫豫的十多天时间里,病毒传播一发不可收拾。
(因新冠病毒蔓延减少班次后的伦敦地铁中央线。图片来源:《卫报》)
英美长期信奉自由主义,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,也深入国民文化。
这一点与有社团主义传统的中欧国家,以及推崇社会民主主义的南欧和北欧国家都有一些区别。
在英美,民众、社会包括政府自身,都对政府权力扩张持警惕态度。
(英国地铁上仍有许多不戴口罩的市民。来源:Sky News)
虽然都采取封锁措施,同是受灾严重的法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国的政策执行力度明显强于英国。比如,在法国、意大利,警方会要求行人出示“出行证明”,对违反规定外出的人真金白银地开出了大量罚单。
反观英国,虽说自3月下旬以来,政府要求公众不准因非必要原因出门(必要原因是购买食品、药品、看病以及无法在家完成的工作),但违反规定的人众多,每逢艳阳天,公园、海滩还是人山人海。而警察仅仅是发现之后驱散,真正开出罚单的例子少之又少。
另外,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一面告诫公众遵守规则,一面自己却做着违反规则的事。
苏格兰的首席医疗官刚刚宣布居家令,自己就驾车去第二套房度假,去了两次才被发现。
建议采取封锁措施的政府顾问尼尔.弗格森教授,私下却两次把有夫之妇叫来家中幽会。
虽然事情败露后,这二位都被迫辞去政府职位,但必然会对政府防疫政策的公信力造成损伤。本身就信奉个人自由,再加上有专家“以身作责”,一些民众必然会质疑待在家中的必要性,进而也违背规则。
在英国,政策制定非常讲究“证据支持”。
一项政策从构思到出台,往往要外包给调查公司、咨询公司、智库、大学等去收集数据,反复论证。应该说,日常运作中,有这种传统是一件好事,但当遇到危机时刻时,这种“证据主义”可能会产生副作用。
比如,当被问及是否会采取某种措施对抗病毒时,英国政府官员或专家的回答常常是“没有证据表明这项措施可以阻止病毒传播”类似的话。在不同的时间点上,这些措施包括关闭学校、禁止非必要外出、推荐戴口罩等等。
“没有证据”成为了政府不采取措施的挡箭牌。
从科学上要拿到有力证据并非易事。
(一些西方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的四阶段“公式”。来源:英剧《是,首相》片段)
比如根据“证据等级金字塔”,最有力的证据来自系统综述和元分析,这需要有大量单个研究数据积累。
力度其次的是队列研究,涉及要对一组人进行长期追踪。
力度再次之依次有对照试验、横断面研究、案例研究等等,时间花费会少一些,但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内能搞出来的。
机制研究和媒体社论、专家观点属于力度最弱的证据。
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,从发现至今不到半年时间,找到强有力证据证明某种办法对该病毒有某种效果,谈何容易。
现实就是,各国政府采取措施能依据的,几乎都是力度较弱这一层次的证据,比如专家经验、临床的案例等。
但是,证据力度弱,并不等于实际使用中没有作用!在千钧一发之际,政治家可以迅速综合专家观点,采取果断措施,并勇于承担责任。当然,政治家也可以声称“没有证据支持”,裹足不前,最后把责任推给“科学”。
特约作者:无争
|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巴茨和伦敦医学和牙医学院 研究员
【主创团队】
编辑:叶正兴、张杰、乔辉
排版:李永敏 / 运营:席大力、吴家翔
统筹:张宁
【有奖互动】
你评论,我发奖!
奖品为腾讯视频VIP月卡。
欢迎大家留言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腾讯医典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